《自然灾害》教科书首发
10月11日,由陈颙院士和史培军校长主编的《自然灾害》教材在民政部举行首发式,到会的除了教材编写组人员外,还有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社长杨耕,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,科学网、人民网、新华网和光明日报等各界人士。
陈颙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,多年来一直从事地震学研究,已经多年连续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开课《新闻中的自然灾害》,广受好评。史培军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,多年从事减灾教育与研究。他们俩的合作为本书的科学性、趣味性奠定了非常好的开局,全书图文并茂,一扫教科书陈旧的八股形式,看一张图,就能了解很多地球类的知识,为懒人忙人看书提供了最好的阅读方式。
一本书,最难的就是深入浅出,写书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浅入深处,这是杨耕社长在会上讲的话。而本书始终用一条主线--"能量"贯穿始终,提纲挈领,不像一些书因为作者太多,线索不明,导致内容七零八碎,因此,本书能够系统并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地震、海啸、火山、洪水等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、造成的影响以及减灾措施,不仅适合大学各专业的学生学习,也适用于与减灾事业相关的各级管理工作者学习和参考,只要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人,都可以从书上找到耳目一新的感觉,因为全书会带你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理解地球。
在社会风气日益崇尚投入产出比的情形下,一位忙碌的大科学家,却花了整整3年时间写一本科普类教科书,实在有些让人想不通。"遗憾的是,目前国内的大学本科生教育还没有系统性地开设这方面的课程,也没有相关的高质量的教科书。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给大家打下关于自然灾害综合性知识的基础,激发从事减灾研究的兴趣。"在该书首发式上,陈颙院士感慨地说。就是因为本着为社会做点贡献的原则,陈院士为写书视力从1.2下降到0.7,精神难能可贵,多么希望现在有学问的大家能像陈院士一样,给社会多一点精神的食粮!但是我想写书毕竟是一件愉快的事,有时候半夜突然有灵感就得突然爬起来捕捉灵感,那种感觉肯定很好,特别是在新书发布会上,努力终成正果,何有不喜之理。
评论
发表评论